你好,欢迎进入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Image
Image

论健身气功的根基 — 守静笃


编辑:2018-05-08 10:43:13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养生文化的精华。习练健身气功重在“健心”,健心则重在“守静”。心引导体,体为心用,心体结合,健康和谐生活才是习练健身气功的目的所在。正如老子所说:“夫物芸芸,各复为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守静”的要义

所谓守静,首先,从概念方面来讲,静是相对于动来讲的,大而言之,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现象中两种对立的状态;小而言之,是指人的活动与静止、行动与休息的两种状态。求“静”、“守静”是养生健身的必然之通和基本方法。体现在健身气功的习练中则是在心境与动作、呼吸中求平衡。其次,从养生(健身)方面来讲:一切生命功能的源泉,都在“静”中生长,正如在自然界中,任何动植物的生长,都是从“静”中充沛其生命能量的。人的生命更是如此,只有在往复不绝的动静之中,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在佛学上也讲究“禅定”、“静虑”等,意思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事实是,在人们往往因找不到“静”的感觉而倍感困惑,于是千方百计寻求“守静”的方法。其实,用南怀谨的话来说,“静便是静,用心去求即可,若加上方法,岂不是愈来愈多一番动乱吗?”如此而来,人们好像是不能求静了。其实不然,只是人们常常习惯于动态,心理、生理时时均在运动,所以才有各种不同感受,此时,最好的办法便是不去特别关注它。譬如一杯浑浊的水,在它浑浊的时候,是看不见其中的尘渣的,但如果将其安静地放在那里,加点澄清剂待点时日,便会发现杯中的沉渣。不是因为这杯水在安静的状态下产生了尘渣,而是它本来便有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所以在寻求“守静”时,不刻意,基于平常的平和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一切均有自然之法,水到渠成日,便是感受“静”的玄妙之时。


“守静”在健身气功养生健身精要中的体现

健身气功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乃至彭祖800寿的传说,体现在人生的最大愿望——求得长生不老之果,最大之奇——探求天地人我生命之本原,此两种心理也成为寻求脱离现实而促使精神升华的法门。嵇康曾经提出并用理论证明神仙之术(也即气功的思想和形式的一种源流)在于养生而并非永生,即所谓“祛病延年,也即一个人了解并实践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乐乐地活着,到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此即是人生最难求的幸福”。这是健身养生的精要,它和现在人们悟到的“人生无处不气功”正好是相互呼应的。

健身气功以和谐为原则,以调心为根本,外求“天人合一”,内求自足、自洽,将守静、体悟、内省、和谐、精神放松、意识平静等作为修习第一要求,以便保持良好心态,对自己实行合理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如何养生呢?彭祖说:“以静制动、闭目养神”,平日要力争“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至极”,总之要乐于淡泊,不可狂荡,顺之和平自能神安体健。

《黄帝内经》开篇就明示:“夫上古圣人直教下也,皆谓之:虚邪避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告诫人们要恬淡虚无,要精神内守,精是肾,肾精足才可以定心神,心神定方能安健康。传统养生的“调于四时”、“顺四时而适寒温”等说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健身养生实在平常,追求内在的和谐,是健身气功的理论依据之一,它决定了健身气功的实践重“体悟”、重“意识运用”的“内炼性”特征。健身气功指导理论的“全凭心意用功夫”、“精神内守”、“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入静”、“致虚极,守静笃”等,无不体现着这种“内倾性”文化的特征。孟子讲求“存心养性以修身”,也是内倾性精神的体现。道家文化的“以心体道,体其同一”、佛教的“明心见性”、“依自不依他”、“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等都体现了气功的修行更注重内心世界的平静和修为。

《黄帝内经》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五脏六腑皆摇。”此处的“心”指的是大脑是意识,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变化都能影响内体的功能,故有“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之说,也说明各种过激的情绪会刺激情志、伤及内脏、影响气机从而使人不守、不静、不快、痛苦,近而产生疾病。由此,在健身气功习练时要尽可能排除杂念,做到心静神凝,即“守静”。正如《庄子•人间世》中说,“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意思是在修习时要排除感官的干扰,凝寂心弦的跳跃振荡,静观气机的柔美和谐。达到“心斋”、“守静”,是虚静功夫的两种方式,就其健身养生而言,其本质均属气功的守静调心内容。明•郑宣的一篇《坐忘铭》也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诌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细读详审,耐人寻味,堪称是心身健康的法宝。而调心至虚静时又会带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徐复观说得好:“庄子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由此可看出,“心斋”的虚静功夫所呈现的实际是精神世界艺术的人生。那么,如何到达“心斋”和“坐忘”呢?庄子认为首先要做到“虚”、“静”、“明”,也就是调心。

此外,老子更把气功锻炼作为悟“道”的重要方法来看待,他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就是只有做到意守丹田,静到妙处,才可以看到“道”的终极变化,领悟“道”的玄妙莫测。用朱光潜的话说:“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和艺术)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也就是说健身气功的调心若能达到“心斋”的程度,会就带来审美快感,这也是它能够养生的原因之一。由此,在习练健身气功之前有了这样的“调心”,在习练中就会融入境界,意随形动,气随意行,以此来调畅脏腑,疏理气血,达到身心俱健。


“守静”在健身气功“意调”和“术势”习练中的体现及其重要性

现在推广的健身气功,无论从其修习心诀还是其功法套路所体现的均为静、松、柔、以至达到无刚不刚,至柔则刚。如健身气功•易筋经的习练要领中首要提出的就是“精神放松、形意合一”,不允许心神散漫或刻意执着。在健身气功•八段锦中也首要要求“松静自然”,认为“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精神放松主要指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形体放松,主指关节、肌肉、脏腑的放松,最后达到意念轻松舒适无紧张之感。“静”是指思想和情绪要平稳安宁,排除一切杂念。松与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最后在习练过程中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才是练功好的心基。如习练要求各种旋转、扭送、拉伸、挺、仰、蹲等动作要有松有紧,衔接柔滑,刚柔并济,如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倒拽九牛尾势”从腿到腰到手臂依次旋转用力;“打躬势”的头、颈、胸、腰、骶椎逐次牵引、屈伸等。在健身气功•五禽戏的“虎势”中,脊柱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鹿抵”中腰部大幅度侧屈拧转;及至注重呼吸吐纳的健身气功•六字诀,更是要专注在一呼一吸上,伴随身体的旋转、伸缩得到身心的放松和强壮。这里边无论是什么术势都要求习练者安心静神,将注意力或放在动作的转换上或放在呼吸的感受上,或者两者皆备,都要求要“守静”,乃如曾子在《大学》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都是在效法自然的过程中得出的万事运行规律。只有静才能专注,才能有所得。如果我们在习练的过程中仍然杂念甚多,无法安静,不能把心、意收到当时,是根本不能体会术势本身的精妙和对个体身体有什么样的刺激和感受,或者根本就连基本的术势也无法记忆、重现,茫茫然无心无静无注,这样的习练只能是浪费时间而不得法,反而会对健身气功本身产生误解。殊不知万事万物只有屏除杂念仔细感受才会知其命门,懂其奥妙,问题还是不能懂得“守静”才是其基本要求。

健身气功习练最根本的特征是对意识的控制,准确恰当把握“用意”的规矩,而“用意”则必要求“心静”。它的习练要求行功练气,虚静求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基础,将心理状态与功法动作、养气合神统一起来,在意识的调控下,使动作、意识、呼吸协调一致使丹田“内气”随之运使,通过内外协同做到松静自然,形气神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形神兼备,身心合一”的状态,起到调整心态平衡和健心的功效。此处,“守静”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如果习练者不能做到心静,总被“意”外之思之物扰乱,不仅不能将意念集中在练习上,不能使意与形滑润配合,难以有较好的习练效果。更有甚者,可能会被纷乱的意识导致引气入偏,气淤堵塞,塞则不通,不通则痛,不仅不能使身体康健反自毁其身。所以说,在“用意”时去除一切杂念,“守静”是习练健身气功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文/李金龙 贾美英)

Image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版权所有  北京乾正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备案:京ICP备1500581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