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顶层设计 夯实发展基础 健身气功事业谋求更大发展
编辑:2017-03-22 11:12:27
从国家多项重大利好政策引领,到健身气功习练人口稳步增加、赛事创新与改革不断深化、健身气功赛事体系逐步完善,再到开拓市场、推动融合发展,全国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按照纵横两个体系和十大工作版块,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积极进行探索实践,推进了健身气功特色科学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推广普及,健身气功事业发展成绩斐然。截至2016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总数超过3万个,站点习练人数超过120万人,习练总人数超过436万人,指导员总数超过20万人,已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6个,境外习练人口超过200万人。
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常建平作了主题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报告。在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常建平也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展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健身气功工作仍然存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常建平客观地评价道。
常建平举例说,目前注册站点习练人数增长趋缓,行业职工、乡镇农村群众、白领人群和中小学推广有待加强;专项经费投入、管理队伍力量严重不平衡;市场发育总体偏弱;文化内涵有待深入挖掘;主流媒体报道难的瓶颈依然存在,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项目发展的需要。在对外推广方面,依然存在着社会影响力弱、进入主流社会程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重点落实中央政策
近年来,多项重大利好政策相继出台,让健身气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提出扶持推广健身气功等项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对发展传统体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针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气功中心将研究制定并颁布《“健康中国”健身气功2020行动计划》。常建平提出,落实中央提出的“扶持推广”文件精神,气功中心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供政策保障和加大经费的投入。一是要纳入本地区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国家体育总局把健身气功列入了相关的系列政策规划中,提供经费支持5个省市开展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工作经费不减,又把健身气功列入了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目前共有1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健身气功项目列入了本级的“十三五”规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希望还未制订规划的省区市抓紧落实。二是要给予人员编制支持。《“健康中国”健身气功2020行动计划》中提出了专门要求,要实现省级基本设有专门机构编制,地级管理机构逐步健全,区县级普遍设有专职或兼职人员。三是要加大工作经费投入。这几年,各省区市体育局在健身气功工作经费投入上都有明显的增长,平均达到111.45万元,但百万元以下的占多数。健身气功目前还是以公益性为主,没有资金投入很难发展起来,更何谈扶持推广。希望有关省区市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把健身气功工作重视起来,切实纳入本级体育事业经费预算和体彩公益金支持范畴。
夯实发展基础 扩展参与人群
站点是健身气功推广普及的主要阵地之一。“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全国各省区市都有数量庞大的晨晚练站点,现有健身气功站点尚未占到本地区晨晚练站点的10%,差距还比较大,说明我们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关键是选对方向,措施要跟上。”常建平认为,行业职工人群、大中小学人群、农村人群都有很强的健身需求。这次“百城千村”活动大赛网络点赞数据显示,千村活动点赞票数普遍高于百城活动,说明健身气功在农村的推广普及大有可为。中心将继续实施“和谐站点工程”,希望各地也要加大配套投入力度。
常建平指出,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群体思想,按照总局领导提出的群众体育“六个身边”的要求,改革管理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大力推动健身气功社会化发展,把各部门、各行业、各类组织和不同人群有效动员组织起来,这样我们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大。
“段位制工作是群众体育推广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常建平提出,总局已下发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各单项协会制定推广本项目的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健身气功段位制已纳入其中。目前中心已在全国开展了三个批次的高段位套改,内蒙古、江苏和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本级的中段位套改,安徽、福建、河南、四川、贵州和北京体育大学等今年也列入了工作计划。为了加快段位推广步伐,把更多的练功群众纳入到健身气功业余体育锻炼标准中来,在各省区市开展中低段位考评的同时,中心拟在今年综合性比赛活动中,面向高校、行业和站点联赛参赛人员组织中段位套改培训考试。同时,拟借助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健身气功段位制网络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申报考试模式,加快推广速度。
推进项目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健身气功的跨界融合发展将呈现何种成果,值得期待。2017年,气功中心将持续打造网络服务平台,推进项目信息化建设。中心将加强与北京乾正隆公司的合作,以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官方网站为依托,持续完善和开发段位考核、站点管理、裁判员和指导员管理、赛事报名等系统,推进项目信息化进程,逐渐建成网络服务管理平台。
健身气功工作综合评估体系的填报工作也将逐步纳入信息服务管理平台,逐步实现中心统筹设计评估指标、地方直接网上填报、系统自动汇总评估的便捷流程。同时继续提升网站和微信平台宣传质量,启动各省区市和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各会员协会网站链接和制作工作,逐步整合形成贯通境内外、总局气功中心与各地方、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与各会员协会的网站矩阵发展新模式。常建平要求,各省区市也要逐步建立起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寻求合作伙伴,配备相应的经费和人手。各地要关心网站建设,不断提升舆论宣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