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气功 > 历史文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
2018-11-22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 -
《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连载之一 捉颏
2018-09-10
《诸病源候论·冷注候》养生方导引法记载:“一手长舒[一],令掌仰[二],一手捉颏[三],挽之向外[四],一时极势[五],二七[六]。左右亦然[七]。手不动[八],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九],二七。去颈骨急强[十],头风脑旋[十一],喉痹[十二],肩内冷注[十三],偏风[十... -
健身气功器械类功法历史探寻
2018-07-10
古人利用或配合器械进行健身养生的实践活动比较多见。这里,作者从浩于烟海的史籍记载和养生实践中探寻了部分器械类功法,希冀为健身气功器械类功法的创编提供参考。 马王堆《导引图》与器械养生 图1  ... -
具象思维是三调合一境界的特征性意识活动
2018-05-31
健身气功锻炼中的思维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活动不同,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活动属外向性,而练功则需要将意识活动转为内向,其区别主要在于思维形式。故练功过程中调心操作的关键是完成思维形式的转换,即从日常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逐渐转换... -
古今文人的养生之道
2017-12-04
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常把养生之道寓于诗句之中,这些诗句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如能常读多记并身体力行,对养生将大有裨益。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在《负冬日》一诗中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 -
谈站桩的“内倾”文化
2017-09-04
站桩,不仅具有很好的健身功效,而且会带来身心愉悦,并成为观照自己的一种很好的一种手段,一种文化载体,这种文化载体具有“内倾”性。也只有把站桩上升到“内倾”文化层次上,才能更加体现它的价值。因练习者的性情、体质、文化修养等不同,对站桩“内倾”... -
古代导引术的起源与发展
2017-08-11
导引又称为“导引行气”,主要是指以经络脏腑气血理论为依据,通过肢体有规律的柔和松静的运动和心意的调控,引导气血在经络脏腑中正常地流通运行,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身心疾病的功效。导引术可分为肢体动作导引和心意静态导引两种,前者为动中求静,后者为静中... -
近现代的气功
2017-01-13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备受摧残,气功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但也有一些成果。这一时期的医家兼官吏潘霨于1858年编成气功专著《卫生要术》,书中认为对...